abcdefg杨荥 发表于 2024-5-6 01:10

“守艺人”从幕后到台前——“川流不息” 西岭雪·戏剧评论

“守艺人”从幕后到台前——“川流不息”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中的技艺与精神传承|西岭雪·戏剧评论
川观新闻 2023-12-07 10:39
  名角荟萃、新秀竞妍,十二朵戏剧梅花同台演唱“川流不息”。2023年11月29日晚,“川流不息”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举行,生旦净末丑、昆高胡弹灯,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舞,精彩的表演、精湛的演唱与新颖的多媒体手段交织相融。来自川渝两地省市县三级川剧院团的名家与新秀,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川剧精粹演出,充分展现了川剧艺术的深厚底蕴、独特魅力和近年来川剧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工作实效。

  巴蜀文化兴盛,古今文脉流淌,星光熠熠,璀璨斑斓。晚会既有名家名戏,亦有少儿川剧,生生不息、代代传扬的题旨在传统经典与时代风尚的有机结合中,得以形象地、艺术地呈现与展示。

  前台五彩缤纷常得见,幕后无名工匠少人知。

  “我叫段贤勇,是一名打杂师,舞台上大到关键情节中的呼应回答、小到一块桌帷颜色撘配与摆放,都是我的职责所在。”“我叫宋涛,是一名司鼓,我要记住场上所有演员的台词、指挥乐池中所有乐员的演奏。”“我叫董斌杰,是一名琴师,演高腔时我要吹唢呐,唱昆曲时我要吹笛子,唱皮黄我要拉京胡,唱梆子我要拉盖板,唱灯戏我要拉胡琴。”“我叫王亚玲,是一名教戏老师。”“我叫杨茜,是一名帮腔演员。”“我叫王焱,容妆造型师。”“我叫程虹铮,服装师。”“我叫邱粟杨,头帽师。”“我叫曾浩月,是一名编剧。”

  这是在晚会《花满梨园》篇章创新节目《川剧路演·无名》中,从幕后走到台前来的打杂师、司鼓、琴师、教戏老师、帮腔、头帽师、容妆造型师、服装师、编剧等“无名”群体,10位来自幕后的中青年川剧专业人员,以他们甘做绿叶配红花的默默奉献,兢兢业业为川剧事业不懈进取的工匠精神,用他们把青春献给川剧舞台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向观众立体展示了川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在写意性、程式化、虚拟性等本原艺术特征外的综合性、集体性和整体性特征,让观众切身体会到作为优秀传统艺术的川剧传承,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门精神传承。

  “你本无名,看了你的故事,你便有了名字;谢谢幕后的你们,让台前的川剧有了腔调。”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守正创新的新颖创意节目,让这台晚会在有了致敬41年川渝两地33朵戏剧梅花“香自苦寒”艺术追求的同时,更有了台前幕后共同创造的“一棵菜”精神呈现,有了我们对幕后辛勤奉献的“守艺人”的诚挚感谢与崇高的敬意。

  如此,节目有了新意,晚会有了有境界,观众有了感动。在向梅花奖演员致敬的高光时刻,难得地向幕后默默奉献的无名“守艺人”致敬,晚会陶冶情操、升华精神的高品格在这里得到又一次体现。

  与电影电视等艺术门类中有道具、场记、音效等幕后专业的情形一样,川剧舞台上也有着这样一群为前台五彩缤纷而在幕后默默奉献的无名“守艺人”。在川剧传统中,仅舞台美术这一专业领域,就有四大衣箱、饰杂头帽,道具捡场、服装化妆等细分专业。虽然全在幕后,但其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依然与在前台“抛头露面”的演员专业一样。同样有“宁穿破不穿错”“外场是战场、内场是营房”“马好不在鞍、艺好不靠衫”等艺坛谚语作为专业标准与要求以自律。

  正是有了台前幕后各个不同行当、不同专业之间每个专业人员兢兢业业的爱岗敬业和默默奉献,才有了川剧代代传承、不断繁荣发展的万千气象。

  台前滨纷五彩,叹为观止;幕后默默奉献,爱岗敬业。

  有声有名,实至名归。“川流不息”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不愧是一台立意高、境界深、寓意远的晚会,一次有名家、有新秀,有传承、有创新、有意义的川剧传承传播推广活动。

  作者简介:樊明君,四川省川剧院二级编剧。

野笏 发表于 2024-5-6 10:14


ltlltl333 发表于 2024-5-7 11:24

叹为观止

有声有名,实至名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守艺人”从幕后到台前——“川流不息” 西岭雪·戏剧评论